广元:安居扶贫工程助力乡村蝶变_广元三农网——地方农村农业专业权威门户官网 广元三农网


您现在的位置:新闻首页>广元头条

广元:安居扶贫工程助力乡村蝶变

2017-05-31 15:56广元三农网编辑:冉际春人气:


一直以来,农房镶嵌林间,屋顶没有炊烟,户间道路硬化,自来水通到家中的美好生活景象为农村老百姓所向往,而如今,随着农房改造的深入,在川北广元,这样美好的愿景正逐渐变为现实。广元正努力绘就新时期脱贫攻坚的新画卷。

“我们第一次来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,住农家小院,感受青山绿水,非常惬意。”4月23日,市民张先生带着朋友和家人,再次来到这个被“驴友”誉为美如若尔盖、牛背山,拥有全省唯一一个省级湿地保护区的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。他高兴地说,“这里的农家小院干净古朴,让我们重拾童年的乡村记忆。”

获得点赞得力于深入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“四好村”创建“住上好房子”的要求。我市大刀阔斧实施脱贫攻坚安居扶贫工程,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易地扶贫搬迁、农村危旧房改造、土坯房改造革命,走出了一条“规划统筹、项目整合、资金拼盘、保护优先、建改结合”的安居扶贫助推乡村振兴之路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全市农房改造累计投入资金48.5亿元,农村安居扶贫工程惠及10.93万农户,贫困户危房率由2014年的72.1%下降到2018年的19.3%,一批农居美、村庄美、生活美的宜居乡村在青山绿水间纷纷绽放,把广元大地装扮得异彩纷呈。

“六改六建一消除”让农房换新颜

根据村民生活习惯的差异性,我市合理规划生产区、住宿区、生活区,通过改水、改电、改厕、改厨、改圈、改室“6改”,建微田园、建入户路、建沼气池、建阴阳沟、建垃圾屋、建院坝“6配套”,改善居住环境,打造宜居乡村。通过对墙体、木屋架进行加固,对挑檐木柱进行更换,对墙体裂缝用砂浆填充修复,对木材表面用油漆涂刷修复,对屋盖破损的小青瓦进行更换,对凹凸不平屋内地面用水泥砂浆进行硬化等方法,消除农房安全隐患。

新房乡间林立,新业蓄势待发。利州区龙潭乡经过农房改造、风貌塑造后,像一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。

“四统一四保留”传承民俗文化

一直以来,川北民居如一幅水墨画,高低错落,迂回曲折,具有青瓦、粉墙、坡屋顶、穿梁斗拱的特色建筑风格。我市按照合理改造和科学保护统一、外在风貌和内在文化统一、保护传承和改善人居统一、改造利用和产业发展统一的“四统一”原则及保留传统村落布局、保留传统民居风格、保留传统工艺材料、保留传统人文元素的“四保留”原则,强化分类指导,力促特色延续。

我市农房改造不仅注重传统村落布局、民居风格的保留,而且还注重“古祠堂、古庙、老磨盘、石水缸”等传统人文元素和传统工艺材料的保留。“高低错落、依山就势、随湾就片、层叠弯曲”的村落布局,“穿梁斗拱、坡屋面、小青瓦”的建筑风格,有效地传承了民俗文化,着力打造村民有情怀可安放、有乡愁可寄托的宜居家园。

昭化区向阳村,具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。但作为偏远山村、远近闻名的旱山村,村落设施多年失修,已破败不堪。按照“四统一四保留”的原则,2013年起,我市开始对该村进行保护性修缮,如今的向阳村青瓦白墙、一步一景,已成为融文化感知、田园观光、水上游览、避暑休闲、民俗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文化体验地。游客杜先生说:“向阳村保留了乡村的原汁原味儿,历史文化看得见,嗅得出。”

利州区范家村、昭化区方山村、苍溪县将军村、朝天区明月村、剑阁县五指村、青川县两河村、旺苍县东郊村……通过改造,59个传统村落再次焕发生机。

“三治理一提升”建设美丽乡村

乡村要振兴,生态宜居是关键。农村散居院落环境综合整治是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。我市通过对农村垃圾、污水、厕所的有效治理,着力塑造崭新的村容村貌,打造宜居家园。

利州区位于嘉陵江上游,区域内有嘉陵江、白龙江、清江河、南河四大水系,污水治理是建设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关键所在。该区创新实践农村污水治理“3+5模式”,将全区农村污水治理村分为三个类别,因地制宜采取城镇郊区农村污水管网延伸,大型聚居点建设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,相对集中聚居点建设人工湿地或污水处理稳定塘系,零散户建设小型沼气池、化粪池,结合大型养殖场建设大容量沼气池五种方式,实现资源化利用,标准化排放,农村污水治理成效显著。

苍溪县三会村,街道干净整洁,新房林立。每户门口一个果皮箱,每5-8户一个垃圾房,并设有公益性岗位,不定期清扫路面及对垃圾房进行监管。全村共建有3个大型化粪池,且每户人家有一个家庭化粪池用于养殖场所和生活污水处理。一场关于“户用厕所旱改水、大型聚居点和村委会建公厕、景区附近厕所改造升级”的“乡村厕所革命”正在兴起。实行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简易分类,通过户分类、村收集、乡转运、县处理的四级治理方式,农村环境治理成果显著。

小桥流水人家,青瓦白墙,木栏花窗……通过“三治理一提升”,我市许多村庄面貌焕然一新,生态田园新村基本形成。

“四靠近四结合”助推产业发展

“依托白龙湖的资源优势,来这里钓鱼、赏花、采摘瓜果、体验农耕生活的游客渐渐多了,我们的收入也大大提高了。”青川县沙洲镇幸福岛村民罗广利说。

青川县幸福岛,青山绿水,产业兴旺,依托油橄榄、水果、渔业等产业和民俗文化,实现产村融合发展。

农房选址靠近农业园区、乡村旅游区、产业基地、场镇,实现水、电、交通、通讯、网络、医疗、教育、商店等全覆盖,方便群众生产、生活,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理念得以全面体现。

小桥流水、亭台楼阁……隐于乡村的世外桃源,独具特色的农家乐,在利州区龙潭乡悄然生成,带动了当地观赏农业、采摘农业和森林康养等行业的发展,通过发展乡村旅游,该乡经济发展瓶颈实现突破。

穿梭于广元的乡村,满眼春色、瓜果飘香、阡陌纵横、林木成行。

进入新时代,我市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,全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系统着力实施乡村规划全域提升工程、村落改造提升工程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等十大工程,“筑”推乡村振兴,走出具有广元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
“居者有其屋”是中国人千百年来追求的梦想。如今,广元的老百姓住上了好房子、过上了好日子、养成了好习惯、形成了好风气;看得见山、望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的美好乡村愿景正在逐渐实现。

安居广元,筑梦家园,广元与新时代同频共振。

旺苍县“345”工作法护航住房安全

 

近年来,旺苍县紧紧围绕“住有所居、居有所安”的目标,积极探索农村危旧房改造“345”模式,不断强化住房安全保障,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基聚力。一是抓好人员力量、资金使用、建筑材料供应“三个统筹”;二是严守改造对象、建设选址、改造标准、改造质量安全“四个关口”;三是做实细化任务分解、层层压实责任、优化施工组织、严格督察督办、严格竣工验收“五个重点”。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,共贷款1.78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危旧房改造。近两年,中央和省拨付改造资金6079.48万元,县财政配套7681.63万元,企业和社会人士捐赠396万元;累计完成4604户农村危旧房改造,有效改善14932名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。图为旺苍五红安置点。

剑阁县“五措施”发力安居工程

 

 

剑阁县强化精准施策、规划引领、项目带动、全程监管、竣工验收五个关键举措,先后整合农村危房改造、土地增减挂钩、易地搬迁和避

 

险减困等项目资金23.84亿元、农户自筹资金15亿元,实施了安居脱贫工程,改造农村危旧房51700户、易地搬迁8800余户。形成了安居脱贫工程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同步、良性互动,有效缓解了一大批农村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。建成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50余个。普安镇光荣村、柏垭乡井泉村等聚居点成为全国、省、市、县脱贫攻坚亮点工程,多次接受国家、省、市组织的考察团参观考察。图为剑阁县普安镇光荣村新建聚居点。

 

利州区见新房更见新村

 

 

利州区坚持以政策扶持为切入点,以新农村建设为着力点,以壮大产业为支撑点,以旅游富民为兴奋点,以区域和谐为落脚点,高效整合人畜饮水、土地整理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涉农资金7.2亿元,让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得到有效完善,将危房改造融入整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。对38个村实施了危房集中连片改造,并与道路硬化、绿化美化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机结合,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6个,充分展示幸福美丽新村综合体形象。通过“五点”发力,累计改造农村危房4255户。图为利州区范家村村民新居。

苍溪县“七到位”推进危房改造

 

 

 

 

 

苍溪县坚持“责任明确、精准识别、风貌管控、质量安全、资金监管、逗硬考核、档案规范”七到位,实行“工作部署、人员配备、经费保障、困难解决”四优先,实施过程中总结出“外扬家丑法”“三挂钩法”等经验措施,通过整合涉农资金,将今年D级危房改造户均补助标准提高。成立了10个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定点督导小组,注重点面结合,打造川北民居特色,注重建管并重,确保进度和质量安全。2011年以来,全县累计投入3.95亿元,改善了3.7万户农户住房条件。今年将2019年计划改造户数一并纳入实施,“两年任务一年完成”,累计改造7552户。图为苍溪县三会村新貌。

青川县“三结合四注重”助力惠民安居工程

 

青川县结合农村危旧房改造、易地扶贫搬迁、土地增减挂钩、水库移民等政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。结合涉农资金整合,加大安居工程资金投入力度。结合传统村落保护,保留历史文化传承,建设美丽四好新村。该县注重统规引领,彰显地方特色。注重严格落实“三避让”,确保建房基础安全。注重材料质量关,控制源头风险。注重建筑工匠技能培训,确保建房质量。图为青川县乔庄镇茶树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。

昭化区“六制度四行动”改善人居环境

 

 

近年来,昭化区大力实施“万户危房改造工程”,创新推进“农房建设补助资金、农房拆旧押金、建设工匠保证金、质量安全监理、项目资金稽查制度、农房贷款基金”六项制度,推进“自力更生、美化家园”、党员干部带头拆旧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、“养成好习惯、形成好风气”四大行动,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农房革命。全区农村危房数量从2012年的68.7%下降至40.6%,农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。图为昭化区向阳村传统村落一隅。

朝天区“1+3”模式助圆安居梦

 

 

在推进安居扶贫工作中,朝天区探索推行了危房改造“1+3”模式,即推行“一个标准”:严格按照“一消除、两统一、一提升”的标准进行建设;创新“三大机制”:强化“多元统筹”机制、坚持“阳光运行”机制、严格“联动监管”机制。实行土坯房改造“六个一”模式(农村危房改造一批、易地搬迁改造一批、新村建设改造一批、土地增减挂钩改造一批、传统村落修缮保护一批、群众自行拆除一批)。全区共实施危房改造7103户,土坯房改造6507户。图为改造后人居环境优美的朝天镇明月村。

(记者 桂兰 陈利)

(来源:广元新闻网)

  • 凡本网注明"来源:广元三农网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广元三农网,转载请必须注明广元三农网,http://www.gy3nw.com/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•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  •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





图说新闻

更多>>
我市启动“书香广元•一木环保”校园公益活动

我市启动“书香广元•一木环保”校园公益活动